-
-5 5
建国初期广大农村居民若是生病大多一药难求,而且长期以来农村医疗事业发展缓慢,医疗人员缺乏专业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造成农村地区抵御灾害、疫病的能力较低。因此,农村居民受到的健康、生命威胁也较大。农村居民肩负着夯实国家经济基础的重任,农民健康状况与农村医疗保险服务是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经过长期的探索、改革与发展,目前,农村医疗保险改革成效显著。据国家卫生部8月10日公告,自医改方案公布4个月来,中央财政已下达资金716亿元,启动实施了一批重点医疗项目启动与改革。截至6月底,新农合参保人数已达8.3亿人,比2008年底增加了1600万人;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80元补助基本得到落实。
...
-
-5 5
1、社会满意度低
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
-
-5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
-
-5 5
在与医疗机构的药品市场份额争夺战中,零售药店从来没有赢过,新医改方案中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的政策,则使零售药店曾经风靡一时的“平价”概念难以为继。从零售药店业来看,现实距离“医药分开”已渐行渐远。
对于新医改,社会零售药店从期望到失望,再到现如今的质疑,前后不过3年时间––––已经出台的新医改配套政策在设计上似乎忽视了社会零售药店数量庞大的客观存在。
...
-
-5 4
亮点1
遏制医药价格虚高
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为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问题,国家将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 为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国家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余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
...
-
-5 4
3月23日,中国新医改课题组组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务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评估专家顾昕教授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称,医疗改革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并直指新医改方案“整体上还是在探索”,仍有太多模糊地带。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出席讲座并认为,新医改方案仍有计划经济的思维。“很多如医药分家等,真正实施起来很难”。(3月24日《羊城晚报》)
一位是专家,一位是省级卫生部门的主管官员,如此直指新医改方案“仍有太多模糊地带”、“真正实施起来很难”,应该不是妄言。
...
-
-5 4
1月21日,国务院通过新的医改方案,今后3年国家将投入8500亿,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近日,新医改的具体方案出台已在各大媒体、网络炒的热火朝天,30年的医药体制改革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终于有了新突破,从药品制度到医院改革,从药品零售到市场监管,从政府到人民,医药改革是一大难点,也是一大重点,能否真真正正的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解决药品生产安全隐患、解决市场运行的矛盾,国家的政策调整、市场机制改革,我们期待着……
...
-
-5 4
2010年,对于中美两国的医疗卫生改革,都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攻坚之年。美国的医改法案艰难闯关。中国医改,包括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也将向实质化迈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是否能以医改作为突破口,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新的动力,值得世界期待。
虽然中美面临不同的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和相异的经济发展阶段,但美国此次医改不论在初衷意义上的改革理想和改革立法进程上,都对中国医改具有直接的启示。
...
-
-5 4
一个社会的保障制度,应该保障全民共享福利成果,然而现实十分严峻:目前中国农村有40%~60%的人看不起病;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看不起病,住不起院,死在家中的人占60%到80%。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中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占44.8%,农村有79.1%的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因病致贫返贫、社保基金被挪用等现象屡有发生。从1991年到2000年,中央拨给农村合作医疗的经费仅为每年500万,地方政府再配套500万。全国农民分摊下来,平均每人每年大概是1分钱。顽疾不是一副药就能治愈的 , 利益分配问题才是关键!新方案中并未提出资金投入的多少,甚至连基层医疗投入多少的一个百分比数字都没有,我们现在更关心的是资金如何落实,资金如果不落实,医改将成为空谈。
...
-
-5 4
《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护理部分2010年修订版)》昨日正式下发,鼓励各医疗机构在本规范的基础上,根据专科特点采用表格书写、电子病历等方式,尽可能减少临床护士书写病历时间。
根据新修订的条例要求,护士在书写病历的时候,应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原色以双横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临床护理记录的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
